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资讯
台湾创客杭州谈美丽乡村:青蛙都能变王子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见习记者 李津 吴雨辰)26日,2015“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在杭州举行。将桃米村打造成青蛙王国的台湾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创始人廖嘉展,带来了他的分享:保护好生态,青蛙都能变成王子。
青蛙变王子,这并不是偶像剧,而是发生在台湾的真实事例。桃米社区位于台湾的地理中心埔里镇,这个社区通过独有的青蛙元素,发展生态旅游,盘活了一个历经地震摧残的穷社区。在三年前的一次统计中,整个桃米村的年收入超过1亿新台币。
珠玉在前,本次的“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里,各路创客把目光聚焦中国的美丽乡村,中国这么多的乡村,能不能从桃米村的“青蛙变王子”中借鉴到什么?
“生态保护是桃米的神主牌,是要一直膜拜的。假设,桃米没有注重生态保护,没有青蛙,没有值得骄傲的生态元素,这怎么发展?”廖嘉展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1999年,桃米地震,建筑倒塌,设施损毁,在惨痛的伤亡下,整个村子百废待兴。重建桃米村时,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元素——青蛙。
透过社区资源调查发现,桃米有23种青蛙,全台湾29种原生种蛙类,80%都能在桃米村找到。利用青蛙打造一个产业,成了一个可行的命题。
在此过程中廖嘉展意识到,生态是桃米村最大的资本,要想发展桃米村,需要找到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并结合生态社区的旅游发展模式。
于是,廖嘉展找来了台湾“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彭国栋教授在社区内进行青蛙种群调查,并开始设计一系列生态教育培训课程,计划在社区内培养“青蛙讲解员”。
在他的设想里,青蛙讲解员将成为这个小村落借由青蛙种类吸引生态旅游的撬动点。基金会为合格的青蛙讲解员提供一定的解说经费,在看到实际的经济效应后,当地人就更愿意用他们的行动来建设家乡。
随着类似培训的逐渐展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社区的主体也重新认识故乡的物种,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力量,这种力量对桃米村的建设至关重要。
“社区的居民是主体,主体愿意为自己的理想来努力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变革。”廖嘉展说。
如今,桃米村已经有30位青蛙解说员,靠着讲青蛙、看青蛙、制作青蛙工艺品,缔造了一个完整的“青蛙王国”,并利用人气建立了完善的民宿系统,为乡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乡村就业系统。甚至连年轻的一辈都愿意回来,经营爸爸妈妈的事业。
能形成这种令其他乡村羡慕的局面,廖嘉展把它归功于本地人对家乡的认同感。
“农村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我们要适度保持农村的文化、生产、生态的机制,让农民对自己的农村有认同感。”廖嘉展指出,假设这种认同感可以让本地人都有机会参与新的创作时,整个城镇的历史,整个城镇的文化,整个城镇的氛围将会变得不一样。
“每一个地方都有独一无二的东西,只不过因为发展不均,缺少诠释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士去协助乡村的发展。唯有让村民对乡村开始认同,发自内心地喜欢,那种力量才可以感动别人。”廖嘉展表示,和桃米社区一样,他相信“青蛙”都能变“王子”。
“青蛙”变“王子”,要从保护开始。谈到中国乡村的保护,中国新闻社原社长、中国乡村文化研究院院长郭招金认为,中国乡村文化面临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已出现新的变化,当下致力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致力于现代文明中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修复显得格外重要。毕竟,“中国改革的最强动力来自乡村,来自农民,中国经济发展,不应忘记中国乡村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2015“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大会旨在鼓励年轻人回到乡村,关注乡村度假生活方式以及相关产业形态的模式,促进乡村的科学发展,带动中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并协助乡村创客更积极的形成产业闭环。(完)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 全球乳业新标杆! 蒙牛低温武汉工厂荣膺FWRC福布斯世界之最桂冠
- 秉持精品战略| 福羲国际2025年春拍总成交8950万SGD
- 毅行廿五载 强国少年志 ——蒙牛集团携手推动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向新而行
- 第十四届深圳钢琴公开赛启幕 1109名国内外钢琴骄子聚圳献艺
- 国贸教育暑托开班季,五园联动惠及近2000名儿童
- 中国牛奶 世界品质——让消费者“喝上奶 喝好奶 喝对奶”
- 2025海洋月全景报告出炉!国贸地产玩出海洋新花样
- 专业性与权威性--第十四届深圳钢琴公开赛决赛评委阵容!
- 海好有你·益起美 国贸地产社区微公益,让低碳生活“邻里开花”
- 海好有你·益起美 国贸地产微公益正式上线
- 2024年教育,除了7条主要工作,更需要重视3个认识
- PYRO百大2022年度庆典将在武汉FOREVER盛大开启!
- 她势界· 凤凰网2022女性影响力大赏九大奖项揭晓 见证改变世界的“她”
- 教育部新消息传出,“九年一贯制”真的来了,不用为小升初担忧
- 2021高考成绩陆续放榜 志愿填报要防“坑”
- 安徽司法职业教育集团揭牌成立
- 女子搭网约车脱鞋翘脚 司机上传视频被滴滴封禁
- 中国护照排名上升至第71位 免签落地签国家达73个
- 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机器人世界杯赛食品安全
- 女排明天将启程奔赴日本 俞觉敏定位世界杯前六
- 世界杯中国女排横3-0扫德国 获伦敦奥运入场券
- 张呈栋盼能长留西甲,佩兰:多沟通,少受伤
- 富力与张贤秀续约 韩国脚适应后腰位置尚需时间
- 罗比尼奥主动签半年? 来中超为女儿挣奶粉钱
- 哈特:新赛季英超联赛将更加激烈
- 揭秘:古代皇帝的第一次到底给了谁?(2)
- 欧洲模块化导弹曝光 改装用于反坦克、空战(图)
- 洪秀柱、蔡英文不约而同到屏东 较劲意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