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资讯

《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2015-06-28 17:04编辑:采集侠人气: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意思是法律如果不公布的话,它的威力是无穷尽的。因为这样就可以随时以任何方式制民于罪,利于政府统治民众。而且越公开透明,越能够减少权力寻租空间,防止贪污腐败。

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叔向认为公布法律会导致民众有侥幸心理,钻法律的空子,不利于统治。虽然我国法律都全面公开,但是对于政府信息的公开,大多数官员跟叔向所持观点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今年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作的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报告来看,内容涉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三公经费”,通过虚报等方式冒领套取财政资金,以及屡审屡犯的一些顽症痼疾等等,审计长痛陈各中央部门存在的问题,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审计署一直在社会上能够获得较高的认可,这与审计署一直以来坚持原则,始终选择站在人民立场,将在审计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的监督是分不开的。

公开是公信的最好证明。有什么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说,不要藏着掖着。如果不公开,给社会公众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里面有猫腻,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我们常讲“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说的就是公开透明,只有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结果也才能够令人信服。审计署长期以来都坚持依法独立审计,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坚持从专业的角度,独立审慎发表意见,获得较高的公信力。

公开是减少寻租空间的有力武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是很多腐败官员秉持的一种有害理念。这些官员之所以能够滥用手中公权,就是因为权力行使的程序不健全,不细致,不透明。暗箱操作就给权力提供了腐败的温床,以致于官员能够秘密地巧取豪夺。如果“显规则”没有力量,形同虚设,那么“潜规则”就会大行其道,甚至迫使遵守“显规则”的人也会不得不屈服于“潜规则”,这对整个社会肌体的运行将会产生重大危害。审计一直发挥着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是要消除这些“潜规则”,让“显规则”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公开是简政放权的必然要求。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而只有公开,才会使这项工作落地生根。审计署从去年八月开始了稳增长等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审计,将简政放权推向纵深,加大公开力度,促进政令畅通。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审计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社会大众也深刻意识到审计监督的不可替代性。审计署要进一步加大对审计的公开力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一起形成合力,促进国家善治,保障人民福祉。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