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大学

大学教授“下嫁”值得点赞

2015-10-02 20:57编辑:采集侠人气:


原标题:大学教授“下嫁”值得点赞

  大学教授“下嫁”中小学,将犹如一颗石子,在中小学教育中激荡起新的教改涟漪,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别敦荣

  据有关媒体报道,北京市启动高校参与中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这项工作自去年开始推行,今年又扩大范围,参与的中小学校数达到161所。北京师范大学将参加10所小学的体育、美育发展工作,为10所项目学校量身定制了实施方案。从10月份开始,该校的教授们将站到小学课堂的讲台,直接为孩子们上课。尽管媒体报道宣称,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破解“择校热”、提升普通学校办学水平,笔者认为,它的意义可能远远不止于此,还有更深刻的含义。所以,要为大学教授“下嫁”中小学点赞。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是一个相互联系、持续发展的过程。尽管可能有学生因为疾病等原因而留级,但不可能念完中学念小学,更不可能念完大学再念中小学,而是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但是,大、中、小学教师的任职原本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水平、能力达到了要求,中小学教师任教大学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可以逆序就职,中学教师到小学任职、大学教师到中小学任职,只要教师个人有意愿、条件许可就行。这样就打通了教育系统的教师流动渠道,使大中小学教育可以相互沟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级学校教师之间的流动渠道被堵塞了。大、中、小学教师相互隔绝、互不贯通,大学教师中除了个别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外,绝少有到中小学任职的,不论短期还是长期。这样不只是带来教师不能互通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完全孤立进行,只能通过学生的升学相连接。一些政策要求更强化了这种现象,不同层次教师资格证的实行使得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不具有在其他层次学校任职的资格,传统的对各层次学校教师学历学位的要求,也使得高学历教师不愿意到中小学任教。如此一来,使得中小学教师群体整体上学历学位水平偏低,知识技术和能力难以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部分省市高中教育也达到了普及的程度;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后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高等教育也将实现普及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打通大学教师通向中小学的渠道,让大批大学教师在中小学承担课程教学和教师发展的任务,既是建设现代教育体系、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的要求,又是贯通教育系统,加强各级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部分大学在中学开设了先修课程,这本来是大学教师“下嫁”中小学的一个重要举措,但由于其带有强烈的招生导向,因此受益范围与方式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北京市组织的大学与中小学牵手,由大学选派教师,包括部分教授到中小学直接任教,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使大学教师的作用在中小学落地生根。毫无疑问,这一举措将犹如一颗石子,在中小学教育中激荡起新的教改涟漪,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现在这一举措还只是涉及体育和美育两个“副科”领域,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应当逐步向主科推广,让更多的大学教师在中小学教育的所有科目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中小学教育真正从以课本为主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加快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步伐。

  当然,大学教师“下嫁”中小学也并非没有风险。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青少年儿童教育有其特殊性。大学教师有专业修养的优势,但如何教育青少年儿童,如何教好中小学课程,如何做好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互动,都是大有学问的。大学教师到中小学教课之前,要做好功课,做到心中有数,既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又要掌握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特点。与此同时,到中小学后,要转变角色,以同事的身份与中小学教师打交道,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一方面虚心向他们学习如何组织中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如何与中小学生交往,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在相关知识和技术方面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使他们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要让自己离开中小学后,学生和教师都感念不已。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