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资讯

2021年高考填报志愿策略指南

2021-06-23 22:58编辑:admin人气:


  2021年高考,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每年都会有考生因填报志愿“失误”而被迫高分滑档,错过心仪的大学,相比于高考,志愿填报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张志愿表或许就决定了考生的命运。

  分批录取政策,相对稳定

  提前本科批次、普通本科批次、提前专科批次、普通专科批次。

  提前批次主要包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地方专项计划、师范院校、获教育批准独立招生艺术类院校、体育类院校。

  普通本科批次主要为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本科院校——双一流院校、211、985等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办校。

  普通专科批次主要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专科院校或专业、高职学院、民办高校等普通学校。

  批次投档控制线

  批次投档控制线是各省高考院校投档、专业录取的资格线,控制线由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根据当年的高校招生计划、考生人数、成绩分布等数据,按照一定比例划定的高校批次投档最低分数。主要是以批次划分,包含:本线线(含文化生的物理类、历史类、艺术类、体育类)、专科线(含文化生的物理类、历史类、艺术类、体育类)。低于这个分数线的考生不能参加该批次的院校志愿投档。

  院校投档线

  院校投档线,主要是由省招生主管部门根据当年考生志愿院校填报的分布情况,对高校进行投档结束后该院校的最低分数。考生和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就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了志愿的考生,不一定达到其志愿院校的投档线,如果达不到投档线,则考生的电子档案不能成功投档,就参加不了该高校志愿的专业录取。因为每年每个院校所填报的考生的人数不同、每年考生的分数分布也不同,所以不同年份、不同院校的投档线也各不相同。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个录取批次的志愿中,考生可填报多个这一批次的院校专业组志愿,然后省教育考试院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投档时,系统会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院校专业组要求且A志愿院校专业组未投满,则投档到A院校专业组,如果A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已经投满,则继续检索B志愿院校专业组,依次类推,直到投档到符合条件的院校专业组,该考生本批次成功投档的院校视为第一志愿。

  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专业调剂是指在考生所填报并成功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不同专业之间的调剂。当考生的志愿电子档案成功投档到志愿院校专业组后,院校会根据当年的本校招生章程(学校官网有公布),结合考生的分数、填报专业志愿顺序、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进行专业分配和录取。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学校录取的机会,如果考生在所填报专业未被录取,院校会在符合选科组合的专业组内进行调剂,如果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 如果考生在所填报专业未被录取,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

  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必看的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第一:查明自己的高考分数及排序,查阅自己所在省份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第二:分析自己的成绩属于哪个批次,明确自己报考院校的范围,同时参考两本必要的工具书,即《XX省普通高等学校志愿报考指南》和《XX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科学合理进行志愿填报。

  第三:注意填报批次的时间。提前批、本科批次、专科批次的填报时间以所在省教育考试院通知为准,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并确认。

  第四: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当考生有意向专业和院校时,一定多渠道(比如学校官网、招生电话、家长、老师)了解咨询该专业和学校的情况,理性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该院校或该专业。此外,也可以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测试,客观考虑自己的兴趣及职业方向,再理智地做出选择。

  第五:参考往年的批次控制线、投档线、录取分数线等进行填报。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参考往年的院校投档线,综合评估自己的分数及排位,再来填报。值得注意的是,排位比分数更重要。

  第六:平行志愿的“冲、稳、保”原则。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虑到院校投档线每年都不一样的情况,所以考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院校专业组的志愿、专业数量空间,遵守“理想院校冲一冲,合适院校稳一稳,一般院校来保底”的原则。

  总而言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精细活,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多方对比、多维度考量,根据考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填报。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中院校的填报技巧

  来源:《高校招生》杂志

  南京大学招办主任 赵 鸣

  当前,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根据投档原则不同,可以分为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两种大类型。在不同的填报方式下,考生所应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

  何为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分为全部平行和部分平行两种模式。所谓全部平行,顾名思义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各个阶段都实行平行志愿,即在各个批次中并列设置若干所高校(一般3~5所)作为平行志愿,这几所高校志愿并列为第一志愿,志愿之间只是先后顺序的区别。部分平行是将一个录取批次的高校志愿设置为两段不同的志愿形式,一般将第一志愿设置为顺序志愿,第二及其后续志愿设置为平行志愿,特点是在同一个录取批次中既有顺序志愿又有平行志愿。

  顺序志愿是根据“志愿优先,按分排序”的原则,在同一录取批次同一科类中,按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归类再按分数高低排序,划定投档分数线,实施多轮投档,由高校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两者在投档过程中的区别

  二者最重要的区别是投档原则出现了本质上的变化。平行志愿是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设置若干个高校志愿,各高校志愿之间互为平等关系。如某省在本一批次中设置了A、B、C、D四个高校志愿,投档前将本一批次所有线上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同分考生根据省级招办的排序规定),投档时按高校招生计划1:1.05的比例,根据排序依次检索,凡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向其所填报高校投档。在投档过程中,考生非A志愿填报某一高校和其他同一分数将该高校填报在A志愿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最大区别。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平行志愿投档时是在同一录取批次中将全部招生计划一次投档完成,只要考生档案在投档过程中被检索,不论是否投出均视为完成本批次的投档过程。投档以后若有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采用征求平行志愿的方式完成招生计划。

  而顺序志愿一般则是在一个批次中设置三个高校志愿,各高校志愿之间各自独立。在投档时,首先调取达到本批次录取控制线的所有考生档案,按考生所填报的第一志愿高校进行归类,将高考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再按高校的招生计划的1:1.2比例,划出投档分数线。如:在本科第一批次高校录取时,先将所有把A高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归类,再将达到投档线的考生向A高校投档,由A高校参照招生计划以及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与否;最后A高校再将没有录取的考生档案退回省级招办,从而完成录取程序。若A高校因一志愿考生人数不足而未能完成招生计划时,省级招办就会将一志愿未被录取且二志愿报考A高校的考生按分数排序后向其进行第二次投档。仍还未完成招生计划时则将一、二志愿未被录取且第三志愿中填报A高校的考生再次向其投档。如还无法满足招生计划,将从考生填报的高校服从志愿中调剂投档或采取征集志愿方式,直至完成招生计划结束录取工作。

  平行志愿中院校的填报策略

  笔者在招生工作中发现,不少考生因为自己的高考成绩比较高,且片面认为平行志愿就是保险志愿,而对志愿填报盲目乐观,没有梯度。例如某考生高考成绩630分,自认为这个成绩比较高,排名也靠前,肯定能录取到很好的高校,所以在填报时只选择了几所往年录取分数都在630分左右的高校,从而造成所填报的高校志愿都在一个层次上没有形成合理的梯度。录取时因为他填报的那几所志愿高校投档分数均超过630分,所以该考生连档案都未能投出,而是等到征集志愿时再重新补报志愿,录取结果与理想高校相差甚远。

  1.量体裁衣,拉开梯度

  高校排序是填好平行志愿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首先要根据自己对高校的了解,对拟填报高校进行排序,再根据自己的成绩(排序)进行选择。为使A、B、C、D四个高校志愿形成梯度,在填报时,考生要把在同一批次录取的高校分为若干个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中确定一所高校,再将选择的同一批次不同层次的高校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梯度的高校志愿。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志愿中,一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做到量体裁衣,要使选择的高校在录取分数上形成一个梯度,足以确保被其中的一所高校录取,提高志愿的有效性。

  要把握这一梯度,必须清楚地了解拟填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把自己的高考成绩与之相对应,这对于考生较准确的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般四个志愿的梯度可以采取从高到低的思维方法来选择:

  第一志愿大胆填报,填报与自己分数对应且最理想的高校,即通常所说的“冲一冲”;

  第二志愿稳妥填报,填报与自己分数对应较理想的高校;

  第三志愿保守填报,填报与自己分数相对理想的高校;第四志愿保底填报,填报确保能被录取的高校。

  一般来说,所填报四所的高校依次应该有10~15分的分差,而自己的高考成绩则应该在这个区间中间的位置。

  另外,考生还可按照热点或者区域来选择填报高校志愿——

  一般被国家列入“985工程”高校和大城市、热门行业的高校考生报考最多;

  “211工程”高校其次;

  地处西部、农、林、矿、油、师范等高校较低。

  如果考生选择了其中的一所高校作为平行志愿中的第一个志愿,在选择第二、三个志愿时应对照前几年的录取情况做适当下调,同时还要选择一所高校作为保底志愿以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梯度的高考志愿。

  1.“第一”很重要,“分数”很关键

  第一志愿高校的选择一般可参考该高校近三年录取平均分数线与省控线差值,将自己的高考成绩与拟填报高校平均分数线对照,留出分数余量,增加录取的可靠性。

  为了使第一志愿高校更具有把握性,最好选择往年录取分差略低于考生与当年该批次省控线分差的高校。依据以往经验,有一个规律就是自己的分数最少超出所报院校近三年平均分最少10分以上,最稳妥15—20分。因为各学校要求投档比例为1:1.2。

  “大年”,有的年份报考人数特别多,录取分数线一般会提高。

  “小年”,有的年份报考人数特别少,分数线显著降低,有的甚至跌至该批次最低控制线。

  根据这几年的分数变化,专家预测今年2021年跑不了的是“大年”。

  2.了解招收二志愿高校的具体情况

  虽然在顺序志愿录取中,大部分考生是通过第一志愿被录取,但并不是后续志愿就完全没有意义。只有拉开高校的梯度,填报好每一个志愿,才能化解落榜的风险。一般招收二志愿高校为两种情况,一是虽然第一志愿录取分数较高,但仍预留少量招生计划在二志愿招收一志愿高分落榜考生的高校,二是地处偏远省(区、市)的部分高校、部分偏冷行业的高校和地级市以下城市的高校,部分民办高校。

  中外合作高校和初次进入某批次招生的知名度低的高校。这些都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了解清楚的,特别是明确提出在二志愿招收一志愿高分落榜高校的招生政策和计划。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