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资讯
高考适应性测试怎么考?
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以下简称“高考适应性测试”)将于1月23日至26日举行。实行3+1+2新高考改革的八个省(市)同时进行测试。沈阳市报名考生34040人,共设13个考区,92个考点,1302个考场。20日—21日,沈阳开始对全体参考学生进行考前核酸检测。
高考适应性测试是由教育部统一安排,我省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八省(市)之一,与其他七个省(市)同步组织。测试既可以使考生熟悉新高考试卷类型、试题结构、考试安排、志愿填报办法,也是对新高考方案实施的提前演练和各项准备工作的全面检验。
考前进行72小时内
核酸检测
昨日上午8时30分,在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体育馆内,放置间隔一定距离的安全桩和警戒线,高三学生有序地进行考前的核酸检测。
沈阳第一二〇中学副校长张伟介绍,“这次参考学生621人,加上监考教师和保安、保洁、食堂等工勤人员,共720人参加核酸检测。我们提前安排部署,今天参加检测的是高三16个班的学生,四个班一组到现场,每组间隔20分钟。”
考试当天,考生在进入考点的校门口时,进行健康码扫描、检测体温,全程佩戴口罩进入考场。
由于今年是首次进行新高考,本次适应性测试的形式全部参照新高考进行。1月23日9时至11时30分语文,15时至17时数学;1月24日9时至10时15分物理/历史,15时至17时外语;1月25日从8时30分开始,依次进行化学、地理、思想政治和生物考试,每科考试75分钟。
中午学校统一配餐
考试前,考生要经过扫健康码、测体温后进入考场,在考试过程中,要求全程佩戴口罩。
张伟介绍,根据上级防疫要求规定,考生在进入考场后,所在学校将进行封闭,中午学校将统一配餐。
每个考生3个准考证号 换3个考场
由于新高考采取“3+1+2”的选科方式,每名考生有三个准考证号。考试前两天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外语在同一考场参考,第三天涉及到化学、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学将在两个不同的考场参考。
第一二〇中学前两天设置22个考场,考试第三天由于各科参考人数不同,设置考场数量也从7个到18个不等。
第一二〇中学高三年级主任郭勇介绍,因疫情隔离原因无法参加现场测试的考生,同步进行居家答题。“我们会将答题卡提前送到这两名考生手中,每科目开考后15分钟,考试机构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下载电子版试题,发放至考生,居家答题。”
重要提醒
考生应着重“适应”哪些方面
对于考生来说,这也是一次全面的“演练”。新高考在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等环节都有重大调整,这次适应性考试,可以让考生充分熟悉各环节流程,尽快适应新高考。
熟悉新高考模式,了解赋分机制。
新模式下,辽宁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750分。
关于赋分,本质是等位次分数转换,使选考不同科目的考生的成绩具有可比性,成绩公布时,考生查询到的再选科目成绩是等级赋分后的成绩,不需要考生自行转换。
熟悉考试流程,了解填报志愿政策。
省招考办将于春节假期之后统一组织网上评卷,适时发布考生测试成绩、位次等信息,划定公布模拟控制分数线,并汇总编制全国在我省招生的各高校模拟招生计划,考生可在知分的情况下模拟填报志愿。
从 2021 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按历史学科类和物理学科类两个类别分列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分别划定招生录取文化课控制分数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就普通类本科、高职(专科)批次而言,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本科批次设置112个“专业+学校”志愿,高职(专科)批次设置60个“专业+学校”志愿,1个“专业+学校”为1个志愿。
考生可以充分了解本省新高考填报志愿的环节和流程,拟定志愿,为正式填报志愿做准备。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 全球乳业新标杆! 蒙牛低温武汉工厂荣膺FWRC福布斯世界之最桂冠
- 秉持精品战略| 福羲国际2025年春拍总成交8950万SGD
- 毅行廿五载 强国少年志 ——蒙牛集团携手推动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向新而行
- 第十四届深圳钢琴公开赛启幕 1109名国内外钢琴骄子聚圳献艺
- 国贸教育暑托开班季,五园联动惠及近2000名儿童
- 中国牛奶 世界品质——让消费者“喝上奶 喝好奶 喝对奶”
- 2025海洋月全景报告出炉!国贸地产玩出海洋新花样
- 专业性与权威性--第十四届深圳钢琴公开赛决赛评委阵容!
- 海好有你·益起美 国贸地产社区微公益,让低碳生活“邻里开花”
- 海好有你·益起美 国贸地产微公益正式上线
- 2024年教育,除了7条主要工作,更需要重视3个认识
- PYRO百大2022年度庆典将在武汉FOREVER盛大开启!
- 她势界· 凤凰网2022女性影响力大赏九大奖项揭晓 见证改变世界的“她”
- 教育部新消息传出,“九年一贯制”真的来了,不用为小升初担忧
- 2021高考成绩陆续放榜 志愿填报要防“坑”
- 安徽司法职业教育集团揭牌成立
- 女子搭网约车脱鞋翘脚 司机上传视频被滴滴封禁
- 中国护照排名上升至第71位 免签落地签国家达73个
- 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机器人世界杯赛食品安全
- 女排明天将启程奔赴日本 俞觉敏定位世界杯前六
- 世界杯中国女排横3-0扫德国 获伦敦奥运入场券
- 张呈栋盼能长留西甲,佩兰:多沟通,少受伤
- 富力与张贤秀续约 韩国脚适应后腰位置尚需时间
- 罗比尼奥主动签半年? 来中超为女儿挣奶粉钱
- 哈特:新赛季英超联赛将更加激烈
- 揭秘:古代皇帝的第一次到底给了谁?(2)
- 欧洲模块化导弹曝光 改装用于反坦克、空战(图)
- 洪秀柱、蔡英文不约而同到屏东 较劲意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