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资讯

居安不思危的历史警示

2015-07-21 13:46编辑:采集侠人气:


原标题:居安不思危的历史警示

  审视二战历史,不难发现一个残酷现象:即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在战争之初分别遭受重创,几乎无一例外。如法、英、苏、美等国在二战开始时都曾惨痛失败,之后才缓过气来,积聚实力夺得胜利。1940年,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法国6周即告投降。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虽然英法军队主力得以撤退到英国本土,但损失了全部重型装备。次年6月德军闪击战打得苏军10天内败退600公里,损失近200个师的兵力。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导致美军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一度丧失太平洋制海制空权。当然,二战中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最大。日本侵华战争中,3500万中国同胞伤亡。仅1937年至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期间,中国就有近1000多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正义力量组成反法西斯联盟,对抗德意日轴心国,花费数年之功,付出牺牲几千万人和巨大财产消耗后才取得胜利。这种历史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但放宽观察历史的视角,则可以发现“落后就要挨打”并不能完全解释二战初期大国无不经历惨痛牺牲的全部。侵略苏联的德国,国力与苏联相近。偷袭美国的日本,战力也与美国相当。但为什么不落后,也会挨打?毫无疑问,二战时各国之所以初期防范不力,遭受失败,最主要的还是对侵略者采取绥靖政策,同时也因为刚刚获得一战后的和平,居安不思危。

  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总在更替,只不过有时战争持续的时间和波及的地域可能会大一些。有时和平的岁月可能长一些,让人听不到远处天空的惊雷。然而世界始终是由矛盾驱动发展的,即使和平的岁月再长,也不等于可以完全排除战争。因此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和牢记使命的军人,必须始终居安思危。尤其作为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而不应因为和平日久而懈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火硝烟容易让人警惕,温水煮青蛙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弭斗志,甚至哂笑那些安全警告是杞人忧天。如德国入侵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其实都有情报显示相关迹象,但苏美领导人都不愿相信,采取鸵鸟政策。只有被逼入死角,觉得再退让只能死路一条时才不得不奋起。这些都说明,居安思危最主要的是不断积蓄遏制战争的威力,时刻对安全形势保持警醒。平时多一点从和平积习挣扎出来的痛苦,战时就会多一分胜算。

(来源:解放军报)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