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资讯

三年时间毛泽东120万对860万为何可以横扫蒋介石?

2015-07-21 13:45编辑:采集侠人气:


  毛泽东、蒋介石作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最高领袖,在用人之道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这体现了他们个人的视野、胸怀、智慧的不同,并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最终的命运。

三年时间毛泽东120万对860万为何可以横扫蒋介石?

  第一大不同:毛泽东倡导“五湖四海”,蒋介石大搞“黄埔浙江”。

  举例1:毛泽东的“五湖四海”用人之道在王稼祥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王稼祥因为没有得到半数选票而落选中央委员。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吃惊。为了增强党内团结,他在选举候补中央委员前,专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力荐王稼祥。在毛泽东看来,虽然王稼祥犯过错误,但是他确实为党作出过重大贡献。因此王稼祥的当选,对于团结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部门、有过意见分歧与冲突的同志、犯过错误的同志,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这里就看出来毛泽东的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能够以最大限度实现团结。

  随后,在中共七大第20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体代表做了《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讲话。讲话的第二部分就是关于王稼祥中央委员落选的问题,这一部分毛泽东讲得最多,也最着力。毛泽东指出,王稼祥同志“虽然犯过路线错误,也有缺点,但他是有功的”。他一件一件地列举了王稼祥的功劳,还特别提到了王稼祥在遵义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毛泽东非常肯定而又恳切地指出:“他是能够执行大会路线的......。” 大会进行了候补中央委员的投票,王稼祥以第二高票当选。

  举例2:蒋介石用人讲的是封建主义和青洪帮那套江湖法则,强调个人恩怨,任用私人,甚至亲戚朋友,特别是大搞“黄埔浙江”。蒋介石是依靠“黄埔系”起家的。在抗战胜利后,“黄埔系”势力达到了顶峰。“浙江帮”横亘整个国民党党政军警宪特系统--胡宗南、陈诚、汤恩伯等掌控国民党最强军队;戴笠、毛人凤,掌控整个特务系统;陈果夫、陈立夫掌控整个党务系统。

  我们看陈诚的发迹。陈诚的“火箭式”发家史就是蒋介石上述用人原则的最好阐释。陈诚,浙江青田人。1919年,陈诚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炮兵科上尉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有一天晚上,他挑灯夜读《三民主义》。这恰巧被查夜的校长蒋介石看见,当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得知陈诚为浙江人,便认定陈诚为可造、可用之才。次日清晨,早操完毕,蒋介石便把陈诚提升为少校炮兵队长。

  此后陈诚一直受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1932年,在蒋介石、宋美龄的极力促成下,陈诚与国民党元老谭延闿之二女、宋美龄的干女儿谭祥结婚,做了蒋介石的干女婿。陈诚成了蒋介石最为宠信的心腹和干将,成为中央军系统第二位一级上将。到台湾后,更是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