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留学

真人秀转型期待好编剧专家:普通人也很有料

2015-06-29 14:14编辑:采集侠人气:


原标题:真人秀转型期待好编剧 专家:普通人也很有料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9日讯 (记者邵希炜)2015年6月,注定是“真人秀”颇受影响的一个月。6月2日,某微博透露,广电总局在6月底将出台新政管控真人秀,管控内容包括节目类型和播出形式,其中要求一季度一个卫视只能有一档真人秀,一档真人秀只能一年播一季,即“限真令”。随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表态否认。他表示,传言中的具体管理条款并不属实,但“这说明大家都在关注、思考、研究真人秀的问题,这几天大家的讨论也给我们的管理提供了大量社会舆论,真人秀还是要做,但要正确引导,怎样做才更有意义,有价值。”

  6月22日,网上有消息称因为因广电总局方面制定了有关进口韩国综艺的制约方案,原计划9月份录制10月播出的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第三季被叫停。跑男节目组回应称“没接到相关明确的指令。该怎么做按照高层指令来。” 在业内看来,有关部门对真人秀节目内容进行整顿已势在必行。

  真人秀同质化严重

  专家:没有就意味着排除在收视竞争之外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限娱令”)里提出,要对“类型相近的节目进行结构调控,防止节目类型过度同质化”。但今年,同质化的真人秀节目还是很多,以旅游类真人秀为例,《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花样爷爷》、《鲁豫的礼物》等等。此外,在2014年12月,高长力就曾表示,2015年还将继续推行“限娱令”,其中泛娱乐节目约有40档,与2014年持平。而对于“一剧两星”政策空出来的第三集时间,即920节目带,将新增150多档节目,涉及新闻评论、道德建设、文化等类型的节目。高司长指出,综艺节目要导向正确、倡导正能量,不能比低俗。同时,他也坦言,总局2015年将加强920新增节目带的监管,这对总局也是全新的挑战。

  针对真人秀节目过多且同质化问题严重的现象,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化产业教研室主任李艳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节目类型同质化的问题,一直存在。上世纪90年代,从《焦点访谈》热播带动着全国各级电视台相继开播类似的新闻述评类节目到“鲁豫说新闻”催生的各地“说新闻”类节目热,在某一节目样式“流行”的过程中,复制有余,而创新不足,就出现被人所诟病的“同质化”问题。目前,综艺真人秀成为各个电视频道收视争夺战的“主战场”,各个竞争者都在努力做到“你有,我也有”,但未必能做到“你优,我更优”。优,意味着多的收视份额;有,意味着或多或少的收视份额;没有,意味着被排除在这轮收视竞争之外。整体的收视竞争环境,导致了节目生产中的浮躁情绪,这种被裹挟的无奈,使总局的规定也显得有些无力。

  真人秀节目限制明星

  《我们相爱吧》总编剧:我们只能妥协

  专家:普通人的生活其实很有料

  5月31日,就在广电总局将颁布“限真令”传闻的前几天,已经播出过半的江苏卫视明星恋爱真人秀《我们相爱吧》突然停播,而之前此事没有一点提示和前兆。很快,《我们相爱吧》节目组发布了通知,对于节目的停播进行了解释:“4月19日《我们相爱吧》首播后,节目组收到了社会各界的众多反馈,有对节目的表扬赞许,也有希望节目更臻完美的中肯建议,对于大家的关注和厚爱,我们十分感动。为顺应观众要求,丰富节目内容,让节目成为更接地气的"全民恋爱指南",经反复研究、商讨、论证,我们决定为节目增加新的环节和内容。由于制作周期等原因,本周(5月31日晚)的《我们相爱吧》将顺延播出。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节目和CP们的支持与厚爱,真心相爱,经得起等待,请相信我们,短暂不见,只为更好相爱。”

《我们相爱吧》微博截图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就是来看明星谈恋爱的,“谁要看素人CP(CP是英文Coupling的缩写,表示人物配对关系,记者注)啊!”有传闻称,真人秀节目的调整重点或仅限于明星游戏类节目和明星情感类节目。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联系到《我们相爱吧》总编剧柏邦妮。在被问及“采用素人CP会否影响收视率”时,柏邦妮表示,收视率肯定会受到影响,“我们只能妥协。”她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

  对此,李艳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普通人的生活其实很有料,关键在于节目形式的研发、内容的策划,引导观众从围观明星的狂欢中平静下来,关注周围的普通人,从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中引发思考。“当然,并非否定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作用,”李艳说,“我本身也很喜欢看《奔跑吧,兄弟》,而是说,在节目形态上,并非要一拥而上,都跑去消费明星。”李艳认为,任何消费,如果逾越了一个度,都会造成“贬值饱和”,减弱人们的消费快感。而且,明星资源毕竟是相对有限的,各个频道争抢明星,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

  业内:我国综艺节目都已配备综艺编剧

  其收入少、地位低延续了影视剧“习惯”

  江西卫视节目制作导演赵京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同于韩国综艺节目是有职业编剧的,目前除了《我是歌手》开始组建了比较专业的编剧外,国内其他综艺节目并没有职业编剧一职。”对此,柏邦妮有不同的意见。她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目前各大卫视的拳头综艺节目都配有专门的综艺编剧。

  有媒体报道称,在韩国,与韩剧类似,综艺编剧的薪酬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是最高的,差不多可以占到全部制作费的1/3。另有媒体报道称,邓超录一季《奔跑吧,兄弟》的收入抵得上韩版《Running man》嘉宾刘在石录200集,如果全年无休,刘在石得跑将近4年。

《奔跑吧,兄弟》海报

  对此,柏邦妮表示,在中国,整个编剧行业在影视行业中的收入都普遍较低。在影视剧行业,一般来讲明星的费用占据了制作费的大部分,而综艺节目沿袭了影视剧行业的这种“习惯”。但她认为,这种情况将要得到改变。她说:“现在,综艺节目与传统的影视节目是竞争关系。而随着一剧两星的落地,电视剧行业竞争也在加剧,明星们可以参演电视剧的机会将减少,因此他们会考虑更多的参加综艺节目,这也带动了综艺节目的发展。”而优秀的综艺编剧是好的综艺节目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她认为综艺编剧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好。柏邦妮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她认为会有很多新人选择入行做综艺编剧,甚至不排除有些影视剧编剧也会转行做综艺编剧。

  谈原创: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还要考虑在娱乐中融入价值观和文化取向

#p#分页标题#e#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2014年,国内各大电视台及视频网站已播出和将要播出的节目之中,与国外版权合作的节目共计63档,在全国的综艺节目中占比达90%,其中32档为2014年新引进的节目,31档为延续播出的模式节目。

  李艳认为,编剧收入少、地位低,都是制约“讲好故事”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我国综艺节目创新与尴尬的所在。她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包括编剧、导演在内的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并非有钱就能解决,但也要认识到没钱更难以解决。所以如何在配套的激励措施上,充分调动创意人员的积极性,确实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李艳认为在韩剧、韩国综艺节目中,处处可见的细节都能显示出他们向观众渗透国家观念和民族文化的意识。比如,在《人鱼小姐》中,在男女主人公选择约会地点时有一段对话,经过讨论,他们放弃了去中餐馆,选择去吃韩餐,因为他们认为是泡菜才是最美味的食物。

  李艳对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说:“我们国家的教育,爱自己的国家、爱本国的文化,是在思想品德等课上灌输给孩子们的;在生活中、在影视节目中,他们看到的是到处起着‘洋名字’的小区和门店、中国产品广告充斥着洋面孔、原材料或者加工工艺来自外国意味着产品质量有保障、西餐洋装意味着‘高大上’等等。”她希望我国的影视剧、综艺节目要考虑如何能够较好的将中国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与节目内容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而不是让“爱国”、“传承中华文化”仅仅停留在课本与试卷上。她建议将这些因素纳入到对电视节目的评价体系中去,使其更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